English

北京六万高校毕业生到市场择业

1999-02-06 来源:光明日报 朱文琴 我有话说

本报讯’99迎春北京人才大市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专场,2月2日在国际展览中心举办。这天,来自北京和周边地区高校毕业生达6万人,冒着6级寒风前往求职应聘。

在设有600多家用人单位的4个场馆里,应聘的人群川流不息,充分显示出“到人才市场择业”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普遍行为。

时间刚值正午,一家家用人单位的桌子上都已垒起了厚厚的求职申请表。诸如科利华、联想、四通、贝尔等高新技术、民营、三资等企业前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。尽管科利华要求应聘者的条件是博士(后)、硕士以及重点大学的优秀生,而应聘者仍然让几名工作人员应接不暇。

在用人单位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,北京市某区有6个街道办事处也在现场设摊招聘。原来,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机关部门,如今也成了毕业生向往的热点。一位工作人员说,这是求职期望值趋于实际的表现,因为不少毕业生追求一个稳定的工作位置。他说,“这些应聘者的条件还不低,有研究生,有双学位;有中国政法大学的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、北京化工大学的,还有一位北大法律系的法学、工学双学士……看来,近年来毕业生的期望值确实有了调整。”招聘会上许多区级下属单位、远郊区单位的应聘者照样门庭若市。某区环保局只有两个名额的需求,应聘的竟达几十人,其中不乏重点大学的求职者。

据有关人士介绍,近年北京市的供需状况可说基本平衡,但就业形势不容乐观,竞争相当激烈。从今天的大市场看,用人单位俨然一副买方市场的架势,许多单位的聘用条件指明要北京户口、男性、本科以上等。

有关人士指出,由于我国人事改革相对滞后,多少年来干部指标、工资指标、户口审批、档案管理等制度都没有根本性改变,因此,毕业生择业受到一定限制。再加上用人单位存在“人才高消费”的错误观念,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,使毕业生的需求出现扭曲,人为地制造了就业难。

为了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,培育比较完善的就业市场,北京市已连续14年举办这样大型的供需见面活动,其服务功能越来越趋于完善,受到各方面的欢迎,成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联系不可缺少的桥梁,有效地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,推动了毕业生迈步走向人才大市场自主择业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